是什麽讓我遇見這樣的你........

Pages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關於詮釋


那天钢琴课我练萧邦练习曲,老师问有听过哪些人弹?意即在youtube听过哪些大师弹,我说,我只听过自己弹.

其实我每次去网上听一首歌,只是因为我不知道某个地方怎么弹.比如一些符号看不懂,或者谱太复杂等等.由于本爷音乐造诣甚浅,从来就浅,所以从来都不觉得有什么必要去听大师怎么弹.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诠释一篇乐章的,可能作曲者本身只是偶然爽爽想到一个漂亮的音符组合或者脑中忽然闪过一段旋律就写下来了,他自己也不是特别要表达什么感情,可是后人就自己乱理解,觉得作者写的时候很生气很伤心很哀怨等等,结果就故作激动地在键盘上下起了cats and dogs,仿佛魂不附体、风云突变、日月无光、天昏地暗、鬼哭神嚎....(谢谢,谢谢).这种情况,在文学界也可见一斑.

有时候我觉得这种做法实在不尊重作者.因为可能作者本身也无法弹到像后人那样.变成歌曲中的感情是弹的人依自己的理解或喜好赋予的,而不是作者原本想要的样子.我忽然想举一个完全相反却看似可行的例子.就如韩寒所说,语文教育强制学生背诵精彩段落,连“居然”跟“竟然”都不可以搞错.结果学生考一百分,作者本身不及格.话说回来,我又觉得,一首歌写出来若不是供别人欣赏弹奏,那当初何必公诸于世?可是我又想到,古时候很多艺术家都很穷,要靠作品来讨饭,发表是必然的事.

到最后,我选择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被允许有各自的诠释.有人跟我说,有一首歌他一直以来都弹得很温柔抒情,有天去youtube听听,眼睛都掉出来,这什么赶飞机的歌.而其实那首歌我自己本身也一直以为是慢板的.但是我不觉得这样有什么错.对我来讲,音乐是没有限制的,文学也是没有限制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